叛逆期小孩各種奇葩雷點,喔不這篇其實是在嘴家長的,玻璃心勿進

1 / 1

小孩叛逆的原因

我覺得,如果要做個總結的重點,家長下意識的“上對下”的姿態本身就很容易激發人的叛逆,可是家長自己根本不會感覺到自己對孩子的相處模式是用上對下的姿態,就算知道了也放不下身段。

我也覺得,不管是親情愛情還什麼情,終歸是人跟人的互動,如果今天跟沒有血緣的朋友可以很和諧要好,彼此尊重,為什麼不能拿對待朋友的模式來對待小孩?

為什麼家長們總在嘗試之前就先否定,說自己的孩子跟外人不一樣,就是因為是小孩所以“要教”?或者糾結於一個長幼秩序的面子問題,那到底是自己的尊嚴重要,還是溝通跟關係重要呢?

同樣的刺激只會產生同樣的結果

既然現行的相處模式換來的是一個難搞的屁孩,那為什麼不試著拿跟其他相處融洽的互動模式來跟小孩互動?

你會用對小孩的語氣跟態度去對待鄰居、朋友、同事或客戶嗎?

如果跟其他人可以有個表面上的客套跟禮貌,然後就事論事,解決問題,為什麼不乾脆就拿對待外人的方式對待孩子?

無關輩分不輩分,人跟人的互動就是“人跟人”本身

孩子也不會沒事對每一個人都叛逆,只會對家長跟老師、教官,這些有意或無意識用“上對下”姿態對待他們的人叛逆,不是嗎?

當你試圖“管教”他的時候,你就注定管不動他了。

我覺得很多時候並不是家長不關心孩子,而是關心都帶有條件,無法容許孩子的各種愚蠢想法,一聽到就立即想要“矯正”、“教導”、“為他好”,孩子就必須要假裝成一個符合家長期望的狀態才能跟家長互動,這樣的狀態下根本不可能對家長坦承,也會開始說謊

家長一直主動貼上來要關心,對小孩而言就是一直在要求他要演戲給你看,可是青少年就是最想直白的年紀,反彈當然是一定的。

你關心他的時候也沒管他喜不喜歡被關心,他沒大沒小的時候哪管你什麼感覺?

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是沒在管你血緣或輩分的,但凡是人,被管都會不爽,你不爽的時候也不會去想對方是不是為你好的,除非你抖M

把孩子當成別人,當成不屬於自己的其他個體,當成無血緣的室友或同間屋簷下的鄰居,把精神跟注意力多放在自己身上吧!

他需要的時候自己會來找你,他來找你的時候再談你對他的期待,他沒找就都不要抱期待,本來這世上你能期待跟控制的就是只有自己而已。

先好好控制住自己,改掉自己的所有壞習慣跟偷懶、貪心、拖延、肥胖……,再來想怎麼教小孩吧,自己都治不了還想治小孩,是有什麼身教可以給人家看?

以上我只是嘴砲嘴爽的,請不要跟我認真,感謝,各位爸媽辛苦了。